樂興之時—漫談音樂及治療(上)

(本文刊登於105年2月 精神醫學通訊) 張邦彥 醫師

音樂要素,影響,定位

 

        漆黑的電影院裡傳來恐怖音效,觀賞佛朗明哥舞蹈時聽到拍手與踢踏聲,用餐時浸在輕柔的音樂氛圍,在音樂廳欣賞馬勒的交響曲,跑步時聽著泰勒迅速最新專輯......我們到底[聽]了什麼?或者,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反應?在一趟長途旅行中,你途中[期待]聽瑪丹娜的舞曲,小野麗莎( Lisa Ono)的巴薩諾瓦(Bossa Nova),電影配樂大師Ennio Morricone的[豪勇七蛟龍],[新天堂樂園],還是江蕙,沉文程的懷舊小調?為什麼我們喜歡某一種音樂?顯然的,除了高低,強弱,的舉動,和聲,旋律,音色,歌詞等表面元素之外,音樂在我們腦子裡進行了更深層的互動,也喚起了情感,思緒,回憶和期待。某些時候,音樂則超出了個人的層次:中世紀教會視多聲部(複音)的音樂為不純粹而禁止;為苦悶受欺壓的非裔美國人帶來希望的藍調(藍色),節奏布 斯(R&B),在1950年的白人家庭裡,反而被視為[危險]而不讓孩子們聽;談點正面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終樂章的[快樂頌]旋律,於1985年被歐盟選定為國歌,使得這位音樂巨人心中的理想 - 和平,博愛,透過音樂得以穿越時空獲得普世的共鳴。
 

        關於[音樂如何影響大腦],神經影像學的研究提供了日漸豐富的資訊。在聆聽和演奏時,大腦各區進行了繁重而相互連結的序列性活動,尤其在演奏音樂時,聽覺,視覺,精細動作,組織力,創意與空間概念,情緒等區被同時活化,宛若腦內排演了一場交響樂,胼胝體(Corpus callosum)的容量和活動力也隨著演出和練習頻率而增加。音樂訓練影響所及的大腦活動也表現在日後生活中之執行力,情緒解讀,細節專注力,資訊處理,策略制定,記憶力的提升。在一項研究中,報告顯示經過至少三年器樂演奏學習的兒童,在精細動作,視覺空間分析,語言字匯,非語言之推理能力的施測表現,優於未經過任何器樂訓練的兒童。不論是演奏或是聆聽,音樂活動都包含個人化的[投入],零星的報告顯示,自閉症兒童對於音樂裡的結構感受力是大於音樂情感方面 賞在另一項研究報告中,短暫聆聽快樂或悲傷的音樂,將影響我們對於臉部表情(相對中性的)主觀情緒的解讀研究顯示成功的職業音樂家皆具備以下能力:精細手部運動,情緒表達能力,音樂相關的記憶,創造力,鮮明個人特質(魅力)。

 

        若把時間軸拉長,試著去定位音樂的起源與意義,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相信音樂在求偶儀式上扮演重要角色,在狩獵活動中也能協助士氣的統合,晚近學者甚至證明音樂里的[創造力],[溝通彈性]為適婚女性擇偶的優先考量特質,而歌唱的聲帶精細運用以及樂器演奏所必需的手部肌肉運作,為人類生存優勢之ㄧ。另一方面,語言心理學家Steven Pinker則主張音樂僅為人類語言發展過程中的[附屬品],因為其如甜點般娛樂了聽覺才被流傳下來;人類學家Dan Sperber等人甚至稱音樂為演化史裡的寄生蟲(進化寄生蟲)。

 

        不論是天擇優勢,甜點,還是寄生蟲,音樂在人類史中歷久不衰是不爭的事實,從至少五十萬年前開始,歌唱,演奏樂器,舞蹈活動,長期以來是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五百年,各種純粹的[正式表演]活動才更為普遍。時至今日,隨著眾多藝術家致力於不同形式風格的音樂創作及演繹,音樂已脫離了任何目的性而成為獨立的存在。現代作曲家ElgardVarèse曾這麼定義音樂:音樂是有組織的聲音。在他的定義裡,風聲,葉子摩擦聲,火車經過的鐵軌聲都能成為音樂了我不確定能不能這麼說,透過聽覺,音樂與人類擦出了火花,茁壯共生並繁衍成琳瑯滿目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