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精神科(九)

「抗憂鬱劑」不只治憂鬱

憂鬱症,除了與自殺行為的高度相關而被各界重視,在流行文化和大眾認知中也是精神科的代表性疾病之一。2022年11月,今周刊(1350期)才做了一個專題報導「當憂鬱症來敲門」,2021年經由健保就醫診斷為憂鬱症的患者有64萬人,使用藥物治療的有51萬人。而且以過去研究推估,台灣病患的就醫率不到三成,實際上憂鬱症患者人數可能有200萬人左右。

 

因此,當有一類藥物能夠治療憂鬱症這個盛行率很高的疾病,很自然的antidepressant (抗憂鬱劑)這個名稱就出來了。然而,這個名稱也容易帶來誤解,在臨床上常被詢問「開立抗憂鬱劑是不是代表我有憂鬱症」……

 

首先,精神疾病為腦部功能異常的疾病,其治療用藥大多都有不只一個用途,常見的「抗憂鬱劑」,其適應症多包括焦慮症、恐慌症和強迫症等等,尤其是焦慮症,在精神科門診病患中的比例並不亞於憂鬱症,但其實焦慮症主要治療藥物也是「抗憂鬱劑」,而不是症狀控制的鎮靜安眠藥物。所以命名真的很重要,常常病患說其他醫師開立「抗焦慮」藥物,仔細一看,都是鎮靜安眠藥物。

 

再來,「抗憂鬱劑」中不同藥物的作用機轉不同,從第一代的「三環及異環類抗憂鬱藥物」、「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到第二代的「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回收抑制劑」等等,也許根據藥理機轉的命名會比「抗憂鬱劑」更適當,但太拗口,一般民眾不太可能記得住,且目前對於藥物在大腦中的實際治療作用仍未完全了解。最新的速效抗憂鬱劑Eskatamine(中文商品名:速開朗),藥理機轉為麩胺酸受器調節劑,更是與過往憂鬱症的單胺假說不同,搞不好麩胺酸系統才是憂鬱症的主要致病機轉。以前藥物動輒需二到四週以上的時間才能生效,可能因為並非直接,而是間接作用在麩胺酸受器上。

 

因此,與其執著於「抗憂鬱劑」的字面意義,稱呼其為「神經調節劑」的一種,更能傳達使用這類藥物的意義。隨著腦科學的研究進展,未來對於腦部疾病的了解加深,可能之後也沒有所謂「憂鬱症」這種根據症狀的命名,而是根據病理機轉的「前額葉—邊緣系統失調」和「預設模式網路異常」等等,或許到時社會大眾也更能認知精神疾病是腦部疾病的一種。

 

 

文/ 何彥澄 醫師


 

 

學經歷

 

● 長庚大學醫學系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欣泉身心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