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談精神科(二十七)》中,在下提到目前的「自律神經檢測」,是透過心律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的評估,並不適合作為精神疾病的篩檢用途。那在臨床上醫師是如何看待這個檢查的呢?
首先,在測量時,會希望在白天測量,先讓受測者靜坐,並避免測量前食用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品去影響結果。因為它是一個會受到多重因素影響結果的測試,如果沒有控制好變數,其實很難詮釋結果是由哪項因素影響。最基本的像是,人種、年齡和性別,換句話說,測量儀器的所謂「正常值範圍」是否可靠,會影響結果的判讀。而心律變異性本身是會隨日夜時間變化的,正常值範圍多建立在白天收集到的資料,晚上測量的數值,理論上較無法套用。
再來,除了咖啡因外,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抽菸和喝酒,也是常見的影響因素,但目前似乎尚無標準化的公式去校正測量結果。而且像是糖尿病,心律不整等許多身體疾病,也都會影響,所以與其說是作為精神疾病相關評估,以自律神經系統會被各種身體因素影響的觀點,比較像是健康狀態的整體評估。
到目前為止,在研究上有高度共識的,是利用心律變異性評估副交感神經系統/迷走神經系統的指標,對於適合評估交感神經系統的指標其實還未有定論。而過去研究中最有意義的的發現,就是心率變異性的低下,除了隨著年紀逐漸下降之外,瀕死病人甚至會降到接近0,也就是說,當心跳完全失去變異性時,可能代表病人快死了。在2022年9月,台大精神科的研究團隊,也曾發表一篇探討心律變異性如何運用在臨床的研究,結果發現心律變異性的低下,跟憂鬱有關聯性。
所以考量到這項檢查的結果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跟疾病或預後最有關聯性的,也在於心律變異性的高低,臨床上較佳的使用方式,可能還是前後多次的比較,去評估受測者目前的整體健康狀態。畢竟一個五分鐘的測量,就跟量一次心跳血壓一樣,並不一定具有什麼代表性。加上自己跟自己比較,而不是跟參考的正常值範圍比,也較容易去除其他變數的影響。
以上心得提供大家參考,希望未來心律變異性的研究能帶來更多臨床上的用途。
文/ 何彥澄 醫師
學經歷
● 長庚大學醫學系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欣泉身心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