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談什麼 — 改變的層次

情緒方面的症狀 (焦慮、憂鬱、失眠等) 常合併身體感覺的異常 (心悸、胸悶、耳鳴等),也常與所處環境和所抱持的認知信念有關,門診醫師的評估需花更多的時間來辨析。

 

  改變之路,漫長、曲折、動人。初診建議利用早上時間來診~ 


[為什麼有人可以跟醫師談那麼久?]

[要跟醫生講什麼?]

 

以上是求診者常提出的疑問

 

      情緒方面的症狀 (焦慮、憂鬱、失眠等) 常合併身體感覺的異常 (心悸、胸悶、耳鳴等),也常與所處環境和所抱持的認知信念有關,門診醫師的評估需花更多的時間來辨析。近來也發現,透過良性的醫病合作關係,求診者的訴求已經從基本的 [診斷]、[緩解症狀]、[早期預防疾病],漸漸轉型、加值為 [追求快樂]、[保持平靜] 與 [尋求內外一致] 等多樣化期待。許多求診者在看診前,即有充足的自我觀察、思緒及問題匯整,所以會願意花稍長的時間與醫師好好討論。事實上我們也鼓勵這麼做,即使單純服藥已帶來長足的身心改變,藥物造成的 [改變] 也期待患者能細細消化過,並與醫師討論,這有助於醫療計畫與執行的細膩程度。

 

研究顯示,心理諮商和藥物治療的有效結合,能增強單獨藥物或單獨諮商的療效,效果也更持續。而期待慢慢減藥或停藥的患者,特別需要協談式的治療,諮商有助於擴大自我覺察和增進行為改變。當然,詢問與互動式的談話,勝於單方面地 [聽醫生講]:透過討論,求診者有機會獲得某個問題之 當前最佳科學共識 (current best scientific consensus)

 

然而,精神科醫師的談話角色,和其他科的醫師還是有點不一樣。偶而,醫師會給你一個合適的答案,但更多時候,醫師是在協助你追尋 [屬於自己的答案],協助你 [成為你自己],這彷彿是個教練的角色。除了 症狀 與 環境壓力 之外,[內在狀態] 是經常會被探索的範疇之一:安全感、信任、自我意義、控制、經常重演的人生困境…..等。這樣的談話將引導至某些具有實質意義的方向:清楚自我脈絡、增進自我覺察、改善表面症狀、促進自我實現。深入談話的優點之一,包含讓求診者更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心理狀態(經常和 「想」 的 不一樣!),這有助於人際間的良性溝通、繁複世界的解鎖、讓每個當下的人生決定更具智慧。 

 

精神醫學、心理學、生物學、醫學,重來就不是增進健康的 「唯一」 模式,但我們的經驗 (團隊目前每月接觸約4000 人次) 是: 透過嚴謹規範的精神醫學與心理實務,疾病的治療效果,以及心理健康的促進效果,是可被預期的。所以,只要你願意,我們鼓勵您在診間內 [留下你的故事],你能分次 (每次10-15分鐘) 在回診時與醫師討論、分享你的近況,或進一步與醫師或心理師預約心理諮商。

 

改變需要主動身體力行,只看喬丹打球而不練球的人無法成為真正的籃球員。而我們相信:只要改變內在現實,外在現實與人生就有可能改變。期待您朝著更健全的自我實現邁進,GOOD LUCK!

 

 

(撰文者  張邦彥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