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錯過的醫學祺康系列(四): 翻滾吧,欣賞屬於自己的不完美落地

奧運,榮光,和生命中的羞愧時刻

看著李智凱獲得榮耀的那一刻,他的淚水變成我們的淚水,滿足了我們內心被看見的渴望,這不僅是台灣人長久的企求,而更是普世人類長年以來的靈性需求-渴望自我實現被肯定,被他人所愛。

 

我們都希望自己像李智凱一樣,努力然後收割,流下療癒的淚水,和自己說:「你好棒。」

 

但是如同許多偉大的運動選手,那個宜蘭的小男孩在里約奧運時,曾經焦慮到腦袋一片空白,雙手不停發抖,從鞍馬上落下。

 

那是屬於每個運動員的弱小時刻。

 

但我們可能不情願接受他們擁有自己的弱小,因為運動員訓練有素,可以承受高壓,被別人檢視。而這正是一種刻板印象(stereotype),刻板印象左右了我們看待某個個體的方式,不自覺形塑了每個人身上的標籤。

 

憂鬱或焦慮症的患者身上的標籤,包括自我污名化(Self-Stigma),指的是對自己的負面態度,包括內化的羞愧。1

 

羞愧是「我很差勁」、「我不值得被愛」,特別是,當我們憂鬱或焦慮的症狀造成生活上的影響而需要治療時,這樣的羞愧會讓我們逃避治療。想著:「像我這麼糟的人,不值得擁有健康。」也會造成症狀進一步惡化,影響情緒的復原。

 

消除污名化最好的方法之一是和憂鬱或焦慮症的患者產生連結,了解生病的經驗2,藉由進入他人的生命故事,可能進一步改變對於疾病的偏見和刻板印象。

 

而處在低落情緒或是焦慮的我們,也許,可以重新看待自己的弱小,持續翻滾,欣賞屬於自己的不完美落地。

 

Reference: 
1.     Oexle N, Müller M, Kawohl W, et al. Self-stigma as a barrier to recovery: a longitudinal study. 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18;268(2):209-212. doi:10.1007/S00406-017-0773-2
2.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https://www.psychiatry.org/patients-families/stigma-and-discrimination. Accessed August 27, 2021.

 

文/ 張祺康 醫師

 

台北東區-晴天/向陽身心精神科診所-張祺康醫師

 

學經歷

● 台北市向陽身心診所主治醫師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 倫敦國王學院精神醫學研究碩士

● 臺灣老年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 臺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 臺大醫院精神科照會精神醫學訓練醫師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住院醫師

●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