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新的方向(二):情緒的源頭

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情緒的源頭—看見心裡的小孩

 

你是否曾莫名地難過?
儘管意識到不合理,淚水仍不受控制地流下。
你是否曾倏然地發怒?
即便知道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無法心平氣和的面對。
理智告訴你,該像個大人成熟面對,
但又有個孩子般的你,帶著未被滿足的需求,無助地陷入情緒的漩渦,

 

情緒究竟從何而來?
發生當下的事件,或許不是觸發情緒的主因,
而是喚起了埋藏在內心深處的記憶,
那些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的焦慮、挫折、失落與憤怒,

 

透過精神分析,試著看見、理解內心的那個小孩,
由內而外地逐漸成長、茁壯

 

閱讀更多關於精神分析:心之所向,新的方向(一):一趟深入內在世界的成長旅程--精神分析在做什麼?

 

文/ 張昀 醫師

 

張昀醫師

 

學經歷

● 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英國塔維史托克心理治療中心(Tavistock Centre)精神分析研究碩士  

● 台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 台大醫院精神部精神醫學訓練醫師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醫學訓練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