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憂鬱症不吃藥會不會好?
A:研究顯示,重度憂鬱症的患者若未經過治療,一年後的病程發展,有40%的患者會復原,有20%的患者仍有輕度憂鬱,有40%的患者仍然持續重度憂鬱症的病情,因此,重度憂鬱症若沒有接受治療,有超過一半在發病一年後仍有憂鬱的症狀。
Q:如果有服用抗憂鬱藥治療,效果怎麼樣?
A:2/3的患者在使用抗憂鬱藥物治療八週後,對抗憂鬱藥反應良好,1/3的患者則反應有限,反應有限的狀況若出現,可以回診與醫師詳細討論是否更換藥物或是增加輔助藥物。
另外也需注意的是,抗憂鬱藥物不像止痛藥,不會一吃馬上就有效,需要時間等待藥物濃度累積後,藥效才會出現,如果您是第一次服用抗憂鬱藥物,請給藥物兩到三週的時間觀察反應。
Q:找到適合的抗憂鬱藥物,建議服用多久的時間呢?
A:研究顯示,若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時間小於90天,復發機率為34.7%,若服藥時間能超過90天,復發機率就可以減少至5.3%,因此若是第一次重度憂鬱症發作,建議服用藥物黃金治療時間至少90天。若能在症狀緩解後再持續服藥半年,也就是九個月,更能避免復發。
若發作兩次,或是第一次發作症狀就很嚴重,建議服藥時間為兩年。
憂鬱症有發病越多次,越容易復發的特性,憂鬱症發作三次以上的患者,第一次發作的五年內,復發機率高達90%以上,因此發作三次以上的憂鬱症患者,就建議需要持續服藥。
文/ 吳依倫 醫師
學經歷
● 台灣大學醫學系
● 台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 台大醫學精神醫學部總醫師
● 台灣舞蹈治療協會會員
● 台灣正念工坊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