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吃了抗憂鬱藥後很不舒服,該怎麼辦?

7招化解服藥後的不適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面對自己低落的情緒,

來到身心科看診後,開始服用抗憂鬱藥的你,

是否曾因一開始服藥的不舒服而想放棄呢?

偏偏抗憂鬱藥需服用一段時間才會有效果,

使得你好困惑,也很不安,

更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改善這些不適感?

 

 

在診所接到的藥物諮詢電話裡,

十通有十一通是詢問如何處理藥物的副作用。

甚至有人因此對藥物治療失望,不再規律服藥,

這其實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因為研究顯示,規律服藥八週後,

有2/3的人對藥物的反應是不錯的!

 

 

所以,我們就來簡單談談:

如何在醫師與藥師的專業協助下,

讓你順利度過服藥初期的艱辛!

 

 

 

 

 

當你發現醫師開的藥品讓你感到不適,可以觀察看看是哪裡有異狀,並將不舒服的症狀記錄下來,待下次看診時和醫師討論。不過,若藥物的副作用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例如:強烈的暈眩感,導致無法專心工作;或是視野變得模糊,而沒辦法好好開車),你當然可以選擇盡快回診,與醫師商量更換藥物,或是加開輔助型藥物的可能性。

 

 

初次使用某些抗憂鬱藥時,可能容易有短暫的反胃噁心,以及其他腸胃不適的情況。假如你對這類副作用十分困擾,可以和醫師或藥師討論後,試著將藥品調整到飯後再服用,或是服藥之前先吃點東西,避免空腹服藥。平時也可以補充適量益生菌,改善腸道健康。

 

 

如果你觀察到,服藥後容易在短時間內感到嗜睡、疲倦,以至於無法專注工作或是進行日常活動。在和醫師或藥師確認之,你可以試著將藥品調整到睡前再服用,避免影響白天的活動。相反的,如果服藥後感到亢奮,或是特別有活力,使得你難以入睡,則可以試著改成上午時段服藥,減少藥物對夜間睡眠品質的影響喔!

 

 

透過減輕藥品的劑量,部分副作用的發生頻率或嚴重程度是有機會降低的。倘若藥品的副作用讓你感到苦惱,可以在向醫師或藥師諮詢之後,減少服藥的劑量或是頻率,進一步改善你的不適。

 

 

抗憂鬱藥的副作用最常發生在治療的第一到第二週這段時間。所以初期服藥較容易感受到不舒服。但好消息是,隨著治療時間推進,大部份的副作用也會慢慢褪去。

 

 

市面上有許多不同成分的抗憂鬱藥,醫師為了找出最適合你的藥品,通常需要一段時間的嘗試,你的耐心與信任是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關鍵。但可惜的是,如果因為過度擔憂副作用,而寧可放棄服藥,中斷治療,過去糾纏你的身心症狀很可能會再度復發!身為身心科的醫師與藥師,我們懂得與憂鬱共處的艱辛,所以我們將陪伴你走完這些路程。正確用藥,完成治療,才能讓藥品帶給你的是療效,而不是更多的痛苦。

 

 

經評估後,針對適合的族群使用非藥物的治療方式(如:本院提供的心理諮商,以及rTMS非侵入性治療),將有機會減少或取代藥物的使用。如此一來,也就不必擔心藥品的副作用囉!

 

 

 

 

文/蔡仁愷 藥師

 

 

學經歷

  • 向陽身心診所 藥師
  • 晴天身心診所 諮商心理師
  •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
  •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