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精神科(二)—沒有只吃藥就好這回事

藥物是治療的一環,但不是全部,幾乎沒有精神疾病是光吃藥就會好的

目前的精神醫療模式採生物—心理—社會三元素,其實不只精神科,很多醫學領域都會應用這個模式。
 

George Engel醫師在1977年4月於《科學》期刊發表了以「生物—心理—社會」建構醫療的模式,以期彌補生物醫學模式之不足,亦即強調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三者對個人健康的影響是並重的
 

生物因素包含了遺傳和病態生理等,以精神疾病來說,就是用腦部疾病的觀點去解釋,並注意與身體其他疾病的關聯性和互動。
 

心理因素包含認知、情緒和性格等,像是對壓力的適應技巧會對精神疾病的誘發、表現和預後都有所影響。
 

社會因素包含文化、宗教、經濟和支持系統等,也就是整體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這也會反映在精神科的診斷和評估上。
 

最重要的是,這三者之間會交互作用,並非彼此獨立,像是對藥物治療影響很大的服藥遵從性(是否按醫師建議的方式服藥),如果個案因為種種因素未照處方服用,那不管醫師開立多有效的藥物,都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因此,精神科醫師從養成的一開始就在不斷練習,用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幫個案訂立治療計畫。
 

「個案的症狀跟身體疾病有沒有關係?需不需要安排其他檢查?藥物治療是否有幫助?選哪種藥?要注意哪些藥物副作用?需不需要監測藥物濃度或定期追蹤可能對身體的影響?個案目前與醫師的治療關係好不好?對疾病的病識感和醫囑遵從性如何?要怎麼加強?壓力源為何?有無壓力適應技巧?是否合適進行心理治療?生活習慣是否健康?支持系統如何?主要照顧者是誰?互動情形?家屬或朋友是否能提供個案協助?職業功能有無影響?」
 

包括但不限於上述的問題,會在精神科醫師的腦海中打轉,我們努力在會談過程中獲得需要的資訊,希望能幫每位個案量身打造適合的治療。
 

所以像是門診部分個案一進診間就說「拿藥」,或者把門診當成藥物自動販賣機,是很可惜的,沒有機會得到完整的精神醫療協助。當然,健保模式下的醫療過度往藥物治療傾斜,這又是另一個議題了......
 

藥物是治療的一環,但不是全部,幾乎沒有精神疾病是光吃藥就會好的。至少,看完門診應該要能了解自己目前的病況和治療計畫,才能夠跟醫師一起努力盡早從疾病中復原。


文-何彥澄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