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藥物治療,就不能不先提一下生物精神醫學,這是藥物治療的學理基礎。
生物精神醫學(biological psychiatry) 是透過神經系統的功能了解精神疾患。利用神經科學、精神藥理學、遺傳學、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等等來研究。
簡化來說,精神疾患被視為腦部疾病,而不只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的效果也可藉由生物精神醫學的方法驗證。
然而,就算作為目前主流觀點,生物精神醫學也僅是一個面向,是「生物—心理—社會」模式的一部分,所以才會說沒有只吃藥就好這回事。
但一旦跟醫師討論過後決定接受藥物治療,為了讓藥物治療發揮它的最大效果,正確的用藥和足夠的治療時間就很重要。
不談藥理學,藥物可以簡單的分成兩種,治療用和症狀控制用。前者像是抗憂鬱劑、情緒穩定劑和抗精神病藥等,後者像是最常見的鎮靜安眠藥類。
為什麼不只使用治療用的藥就好呢?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治療用的藥不會服用後馬上就有效果,大部分藥物作用的時間都要以週來計算,最久甚至可能要到一個月藥物在腦部的濃度才會完全穩定。
求診的個案都是飽受症狀所苦才來,所以醫師會先合併使用一些症狀控制用的藥物讓個案舒服一些,而不是慢慢等待治療用的藥物生效。
那麼問題就來了,最常使用的鎮靜安眠藥,服用馬上就有效果,主要的治療藥物,吃了沒有感覺,甚至如果跟體質不合還會產生副作用,如果沒有事先衛教,很多個案就只吃「覺得有效」的,而不吃治療用藥,這樣不管治療再久都不會好。
而且鎮靜安眠藥長期使用有成癮的風險,故被列為管制用藥,一旦成癮又要另外處理成癮的問題,雪上加霜。
所以,建議的藥物治療,是先找到一個和個案體質合適副作用可接受的治療藥物,合併症狀控制的藥物下開始治療,在治療藥物開始生效後,逐步減少症狀控制藥物。
而治療藥物要有效,除了足夠時間,劑量也很重要,很多個案總是會擔心「藥物會不會太重」,但治療用的藥物,劑量只有足夠與否,而非輕跟重的問題,如果劑量不足,藥物在腦部的作用不夠,也無法達到其最大治療效果。
最後,是治療藥物一定要每天服用以維持藥物在腦部的濃度穩定,直到醫師判定療程結束可以開始減藥,通常需要半年以上,甚至更久,視個案的疾病而定,因為腦部的復原需要一定時間。如果常常忘記吃藥,甚至不想規律服用藥物沒有規則回診,也無法得到藥物治療的最大效益。
很多個案覺得吃藥沒有效,副作用很多,擔心一旦吃藥就要吃一輩子戒不掉,常常是沒有正確的接受藥物治療,十分可惜。當然,藥物治療僅是一種治療方式,也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有些個案可能接受心理治療更為合適。
只是一旦決定吃藥就要好好與醫師配合,免得白費了時間又延誤到病情的治療。
文-何彥澄 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