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療漫步夜與霧(六)月亮母親?還是有毒母親?

淺談母親的 #情緒勞務

母親節總會讓我想起這首歌:「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聖潔多麼慈祥,發出愛的光芒。」所有的男性,和沒有生過小孩的女性,其實無法全盤感受母親生育小孩的辛苦歷程。那個歷程所指涉的不只是生理上,更包括心理上的巨大變化,尤其是自身(self)概念的變遷

 

從還沒懷孕開始,女性已經在設想寶寶的模樣與個性。每個母親心中的嬰孩,都是從她孩提時代的幻想開始,混雜著潛意識中嬰孩期自身的欲望和焦慮,再加上世代傳遞的家族期待與社會文化要求,衍伸堆疊而來。這個幻想中的嬰兒,早就長在媽媽心底,影響著媽媽實際生產後與新生兒的接觸。

 

寶寶分娩出生後,媽媽全時守護寶寶,暫時從世界的所有面向退卻下來,全副生命用來滿足嬰兒的需求。媽媽沒日沒夜餵奶、擠母奶或沖泡奶粉。幫寶寶換幫寶適。因而習於睡眠中斷。

 

在育嬰假之後選擇重返職場的媽媽們,難免因為掛心嬰兒,無法全力衝刺工作。有時上班必須找地方擠奶冰起來。覺得工作表現大不如前也遠不如人

 

選擇當全職母親的女性,終日和嬰兒奮戰,在嬰孩的哭聲、屎尿和肢體扭動中拚搏。心中不免想到自己因育兒放棄的一切,興趣、社交、職涯發展,只能一聲輕嘆,呼出一絲遺憾和怨氣。

 

懷中的嬰孩,喚起了母親心中的嬰孩期自身,那種全然依賴、脆弱無助的狀態,如果不巧是母親難以忍受且加以拒斥的面向,就會勾起一場相互毀壞的內心戲。例如嬰孩在便利商店嚎啕大哭,母親就想著這小孩是超難養的磨娘精,或解讀為「你只會控訴我沒做好」。嬰兒在母親想像中成為一個迫害者,像個「寄生的暴君」。母親產生恨意,並形成某種報復的衝動。

 

是的,我們必須明白,在母親對小孩的情感中,愛與恨始終並存能夠覺察這個矛盾,可以讓母親忍受自己恨嬰兒而不做出相關行動」,這是較為健康的發展。母親像月亮一樣,可是…也有陰暗面。一昧把母性推到神聖的位置,反而可能對教養有害如果母性負面的部分無法消化,就可能誕生一個「有毒母親」,過度干涉、控制孩子的人生,動輒情緒勒索,對孩子施加精神或肉體上的虐待。

 

當母親的情緒勞務,絕非用以上文字可以表達萬一。在和煦的五月天,祝福全天下的母親,都能擁有真正的快樂與自在!

 

 

🔜 快到 許醫師的部落格 看更完整更深入的內容吧!

 

 

文/ 許欣偉 醫師 

 

晴天/向陽身心精神科診所-許欣偉醫師

 

學經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資深主治醫師

●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督導

● 輔仁大學、政治大學兼任講師;教育部部定講師

● 英國塔維斯托克心理治療中心(Tavistock Clinic)研修精神分析

● 倫敦大學精神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Psychiatry)研習創傷治療

● 英國東倫敦大學精神分析研究績優碩士畢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暨學會推薦心理治療師

● 台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 台大醫院精神部照會精神醫學訓練

●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