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線就像是一道防護網,維持人們基本生活運作,免於受害。從法規的內涵可以看到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界線:若有人開車超速、破壞公有財產甚至侵犯他人身體界線時,都將受法律的制裁。除了具體的界線之外,您聽過心理界線嗎?
當我們不斷壓迫到心理上的界線,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想像我們的心是一個容器,當幸福降臨、開心的時候,會有源源不絕的水注入;相反的,當悲傷、自責、羞愧的感覺不斷浮現時,容器中的水也正悄悄流失。所以,健康的心應該是「流動」的,有進也有出,才能容納更多活水,不斷循環。
假如一位親友無止境地和你索取時間、感情或錢財,透過看似不可切割的關係,不斷吸取、甚至榨乾您的精力能量,您願意犧牲多少的生活品質滿足他的需求呢?
您能夠無止境的忍耐嗎?不可能的,我們不是超人,我們都有情緒、都有極限。
只是大部份的時候心理上的情緒壓迫或勒索,並不如生理上的那麼顯而易見。畢竟它是隱形的,可能流竄於文字、表情或是更可怕地,假以愛來包裝。不管對方上司、另一半、朋友甚至是父母;如果不懂的適時設立界限保護自己,只是一昧妥協付出、不斷地超出自己能力所及,這樣將會讓自己在某一天失控爆發,兩敗俱傷。
因此,人必須學會設立自己的界限:保護自己,也尊重自己。
我認為一個人對心理界限有多少認知,他就享有多大的心靈自由。
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的極限,明白自己的需求。
再來,就是學會狠下心「切割」,割捨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情緒勒索、放下別人該自己面對的問題。聽起來似乎很殘忍,但是你真的不必為了誰的人生負起全責。
榮格也曾說:「與其做一個完美的人,我寧願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如果當下能快速辨認、切割不必要的負面情緒、維持自己的原則,生活會自由且輕鬆很多。不屬於自己的事務,有時候不需要全攬在自身上,增加無謂的負擔。莊子「不以好惡內傷其身」,亦有幾分相似之處呢。不過知易行難,我們一起慢慢練習吧!
文/ 林昱慈 音樂治療師
FB粉專:昱慈音樂治療師_YuTzu Music Therapy
學經歷
● 英國註冊音樂治療師
● 新店柴埕托老中心 音樂治療師
● 好眠事務所 音樂治療顧問
● 台北市民交響樂團 小提琴手
● 英國Together in Sound 失智長者團體 音樂治療師
● 英國Cambridgeshire Music多重學習障礙/情緒焦慮學童 音樂治療師
● 英國Anglia Ruskin University音樂治療 碩士
●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 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