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原生家庭經驗的影響中解脫出來

很多想法與感覺,是在我們還沒有發展出語言前,就已經記憶在我們的潛意識中,而一輩子被我們帶著

    一般人都以為很瞭解自己,認為自己是如何、如何,但殊不知自己其實是被自己的慣性所影響而此慣性又來自於過去的成長經驗與原生家庭經驗。而透過此原生家庭經驗,而形塑出我們對外在世界的看法,與對自己的看法,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知覺。

 

    而最早期的影響,是來自於母親對我們照顧的經驗。若母親能夠正確地知覺我們嬰兒時的感受或需求(例如:餓了、渴了、尿褲子、想被抱、想睡覺),並提供我們適當的回應與照顧,我們就會慢慢地體會到,外在世界對我們是友善的,甚至,會覺得自己是受歡迎的、值得被愛的。反之,若母親的身心、情緒狀態不佳,則無法正確地知覺嬰兒的需求,便無法適當地回應我們的需求(例如:想被抱,卻被餵東西),則會讓我們慢慢地形塑出對外在世界的感覺—別人無法理解我、無法關心我,甚至,也會形塑出對自己的看法與感覺—我不好、不值得被愛。但這些想法與感覺,很多是在我們還沒有發展出語言前,就已經記憶在我們的身體或心裡(潛意識中),而一輩子被我們帶著

 

    而此原始的記憶與經驗,在我們能表達語言前,就已經形成與進入我們的潛意識,故很容易就影響我們長大後的知覺與想法,甚至影響我們日後的人際關係,與對他人的知覺。

 

    舉例來說,有一位個婦人,她從小被父親家暴,但母親的反應是袖手旁觀,或是,鼓勵、支持父親的做法,所以,我們可以想像,這父母親的身心狀態應該都很不好的,甚至,可以猜想得到,個案在嬰兒時,應該是無法被好好地照顧。所以,她便帶著這最原始的記憶和經驗,慢慢地長大,而開始進入到小學。進入學校後,她也無法跟其他同學好好地相處,而常被霸凌,但她覺得自己其實經常在配合別人,而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或反抗別人的欺負,為何還是被霸凌,而無法有好的人際關係?而這種跟外在世界(同學)的互動,其實,是投射原生家庭的互動經驗--覺得自己要配合或服從父母親,才能避免某些懲罰、或得到某些東西,而內在的感覺是「我不好」,所以,我不該表達自己的需求。甚至,若曾經被父母恐嚇要被丟掉的孩子,自然會不敢反抗父母親,而形成日後的人際互動模式。

 

    若進入婚姻中,婦人還是會習慣去討好先生,希望先生能因為其討好,而能如她所願地愛她。但因為這討好的內容,可能不是先生所想要的,自然先生也不會如太太所期待地回應她,則太太便會感到挫折,進而影響夫妻的關係。若太太之後的回應是隱忍、配合,則又會回到小時候對父母親的模式,則日子久了,加上其他的壓力(婆媳問題、照顧孩子的壓力),或缺乏支持系統,便有機會產成憂鬱症。若太太用攻擊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則便又會掉入自己原生家庭中,父母親的互動模式。而陷入兩難的情境。

   

    所以,如何才能解開此心理經驗的循環?

 

    首先,還是要去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經驗,真實地去感受自己的不滿、痛苦、恐懼、悲傷,並接納自己這些難受的感受。若覺得很困難,可以跟心理諮商師談一談--透過專業的協助和引導,比較容易去表達出這些難受的感受。

 

    第二步,要重新去接納受傷的自己。不管小時候發生了什麼痛苦的事,我都去接納它,也接納在此痛苦經驗中的自己。當我們能夠完全地接納受傷的自己,我們就開始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而有機會從一個受害者的角色走出來。

 

    第三步,同意父母親所做的這對受傷很重的孩子,這很難做到,因為,我們希望有人能夠為我們的痛苦或生命負責。但如果,一直抓著過去經驗不放,其實,某個程度也是把我們跟這個痛苦連結在一起。故同意父母親所做的,並把他們行為的責任還給他們,是我們生命自由的解藥。但它沒辦法被強迫發生,只能被真正地體會與認知到,它才會發生。

 

    第四步,尊重父母親的命運。某些童年受傷很重的孩子,他不僅能感受自己的痛苦,他內在的某個部分,也會知覺到父母親的痛苦,而錯誤地決定要透過自己的受苦,來減輕父母親的痛苦。當一個人在小時候做了此決定,便會進入其潛意識中,而讓自己無法過健康、快樂的生活。故要從原生家庭經驗解脫出來,還需要去面對自己小時候的決定,並重新下新的決定—去尊重父母親,還有他們的命運。

文/ 吳浩平 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