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的問題,常常來自於父母親對孩子的不恰當期待,與溝通不良

  親子關係的問題,常常來自於父母親對孩子的不恰當期待,與溝通不良。而一般的傳統價值,會希望孩子能好好唸書,則未來能夠有好的工作或好的成就,除此之外,也希望孩子能透過唸好學校來光耀門楣,為父母親爭一口氣。其中,前一個理由,或許還能夠被孩子所接受,因為,父母親的期待確實有為孩子著想,但另一方面,卻也可能不適用於孩子。因為,書唸得好壞,牽涉到孩子的能力、興趣、與心理狀態若父母親無法正確地知覺孩子的狀態,則可能會產生錯誤的期待,進而造成孩子的壓力。若親子間又無法好好地溝通,則衝突便有可能產生。

 

  至於把孩子的學業表現,當成父母親的成就,便是把父母親自己的需求放在孩子的需求之上,也是無法真正地看見孩子。則親子關係的衝突或問題,便有可能因為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而日益地增加。所以,如何能夠正確地理解孩子的狀態與需求,與清楚自己是否把未完成的人生目標,加諸在孩子身上(並希望孩子能夠幫自己完成),才是真正解開親子關係問題的關鍵。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偏差行為(如:翹課、抽菸、打架、偷竊、說謊),則對父母親來說,都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但如果我們能夠正確地看到孩子偏差行為的動機則比較能夠用正確的方式來幫助孩子,且能避免用強迫的方式來糾正孩子,而再惡化親子關係。

 

  從家族治療的觀點,孩子會出現偏差行為,通常是為了幫助這個家庭,除此之外,也包括精神症狀的產生。因為,孩子是在這個家庭長大,所以,從小就會接收很多家庭的情緒,包括父母親吵架的情緒、父親外遇引發母親想死的衝動情緒、父母親狀態不好而打罵孩子的情緒與痛苦、婆媳問題的衝突情緒……等等,而孩子都會一點一滴地感受到,若接收得太多、太滿,請問孩子要如何地幫助自己?甚至,他會想如何地幫助這個家庭?

 

  其實,孩子可以選擇的選項很少,若他感受不到家庭的關心與溫暖,便會往外尋求關心,則碰到什麼樣的同儕,便會決定他日後的行為發展。

 

  而通常能吸引內心充滿憤怒、悲傷的孩子,也會是內心存在相同狀況的孩子。故為了發洩內心的憤怒或悲傷,孩子會出現打架的行為便不意外。因為,內心的狀態不好,所以,孩子也無法好好地穩定學習,自然學習成就低落,則翹課便是其逃避學習挫折的方式。而抽菸可能是想獲得同儕的認同,以融入願意接納他的團體。而偷竊可能是低學習成就後,來獲得成就與金錢的方式。若翹課、打架、偷竊、抽菸被抓後,則說謊便是其逃避面對懲罰的方式。

 

  但從家族治療的觀點來看,孩子會做出這些偏差行為,還是希望能吸引父母親的注意,若父母親聯手來面對與處理孩子的狀況,則父母親便無法再維持之前的夫妻狀況(衝突或不溝通),則孩子便在潛意識的行為中,完成自己的渴望--父母親的和好或溝通

 

  另外,有精神症狀(憂鬱或焦慮)的孩子,則不是把情緒往外發洩,卻轉而把情緒收納到心中,甚至把父母親吵架或不快樂的責任,歸咎於自己。若父母親也無法覺察孩子的心理狀態,甚至去責備或要求孩子快點好起來,也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的「心」不被理解,則會更不想跟父母親溝通,進而影響到親子的關係與互動。

 

  所以,面對已經有偏差行為的孩子,除了父母親要聯手來面對與關心孩子的狀況外,也要去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希望父母親和好。若父母親能開始面對與處理夫妻間的關係與問題,則孩子便有可能因為完成潛意識中的渴望,而不再需要透過偏差行為來幫助父母親則父母親便有機會因為孩子出現轉變,而不再需要責備孩子,則親子關係便自然出現改善

 

 

文/ 吳浩平 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