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心光(二):買到剁手怎麼辦?

無法覺察其心理狀態,便有可能持續地買,而無法改善此購物行為

網路世界的好處,就是不用出門也可以買到想要的東西,除此之外,還可以一直比價,來找到最划算的商品。但壞處是,常常會衝動地買了一些不常用的東西,甚至買了就堆在家裡某個角落,但久而久之卻忘了,因為,注意力又轉到下一個商品。此時,就要小心是否有「網路過度購物」的症狀。

 

    而此症狀所反應出來的,往往是當事人覺得需要透過購物,來滿足內心的需求。以我認識的一位朋友為例,當她覺得工作、照顧小孩的壓力大時,就會想透過上網買東西,來紓解內心的壓力

 

    但買東西可能不止紓解其內心壓力,還可能填滿其內心的空虛、轉移不舒服的感覺,在她下單的那一瞬間。因為,其從小母親去世,而父親要去工作賺錢,所以,經常把她寄親戚籬下。但因為缺乏父母親的關心,所以,現在便把期待放在先生的身上。但因為先生也不善於表達,而無法滿足其情感的需要。此時,網路購物便是她感到最能控制,與滿足心理需求(愉悅感)的方式。若其無法覺察其心理狀態(空虛、心情不好),便有可能持續地買,而無法改善此購物行為。

 

    還有一位朋友,她很喜歡買很多東西,但經常都沒用到,或用到幾次,就捐出去。此種狀況對她來講一點都不困擾,因為,家庭經濟還可以支持她如此做,而比較困擾的反而是她先生。因為,經常要幫太太去領網路包裹、送東西去社福機構,與整理家裡的箱子。

 

    而此位朋友是從小被父母親嚴格管教,如果,以現在管教孩子的標準來看,應該算是家暴個案。所以,為了逃避父母親對她的心理壓力,故其就算已經成年,還是選擇從美國跑回台灣住,以遠離父母親的管教(逃避心中的恐懼)。而此被嚴格管教的孩子,心中是否能夠感受到父母親平和的愛? 答案是否定的。故其網路的過度購買行為,某部分也是為了滿足其心中的渴望,但因為期待的「愛」得不到,便轉而從物質來獲得

 

    所以,要如何來改善此種過度購物的行為呢?

 

    首先,我們要去面對自己內心的空虛與渴望。而此種渴望大都跟我們小時候的經驗有關,可能是父母親離異、或父母親去世,或被嚴格地管教、打罵,而讓我們有痛苦或空虛的感覺,並渴望有不同的父母親,能撫慰我們的心。若命運是如此地發生,則我們便需要真實地面對自己的痛苦,並好好地撫慰自己的心,則有機會慢慢地從痛苦中走出來。則走出來後,過度的購物行為便有機會消失。

 

    除此之外,也要找到好的紓壓方式,以避免透過購物來轉移負面的心情。比如說,當心情不好時,可以找好友、張老師聊一聊,或出去運動一下、聽一下音樂、洗個熱水澡,都可以幫助自己轉移情緒壓力,讓心情恢復平靜。

 

    若以上方法都做不到的話,只好用一些外在方法來控制購物的衝動。例如,剪掉一些信用卡、下單前強迫離開網路、請家人幫忙管理金錢等。
 

    假設,以上建議對您來說都太困難了,便需要專業的心理諮商師,來協助您釐清心理的需求與渴望,則比較容易找出您過度網購的原因。

 

 

文/ 吳浩平 諮商心理師

 

台北向陽/新北欣泉身心精神科診所-吳浩平心理師

 

學經歷

●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業界專業教師

● 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專案心理師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專任心理師

●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 心理師

●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學士

● 德國海寧格科學機構(Hellinger Sciencia®)家族系統排列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