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暴露在大量的資訊中,在社群網路的強化下,平均每人每天的訊息消化量超過了100GB (The New York Times, 2018)。如何跟上趨勢,同時保有人性化的生活和自然韻律,漸漸成為顯而易見的挑戰。第一步要問自己的是,我們如何與自己的思緒保持適度地距離,客觀地品析他,並慎選攝取的質和量?
想法,總是不著痕跡地影響我們的心情、決定我們的行為。大家可試著想像,當我們傾向吹毛求疵、自我批判、懷疑自己時,內心是很難感受到快樂與平靜的,也難以澄明地理出因應挑戰的最佳方案,時間久了,甚至還會感受到匱乏無力。診療室的經驗告訴我們:人們的思考模式就像一片濾鏡,我們透過這片濾鏡來篩選和詮釋周遭的訊息,定位我們所處的位置,並建構了專屬自己的真實。
思考的濾鏡會影響情緒,但反過來說,情緒也會影響我們的認知狀態。比如說,當我們心情輕鬆愉悅時,思緒會傾向開放而具彈性,而當我們悲傷、憂鬱時,思緒會較為狹隘並陷入內心反省和過往回憶,這時,不是朋友的一句「不要想太多」就能跳脫出來。然而,長期而言,每個人的思考模式有個基調,這與早年的經驗和個人特質相關,了解情緒與思緒之間的關係,進而適度地微調思緒是很重要的,這有助於整理自己並維持情緒的平穩、達到生活的最佳適應力和產能。
更進一步來談,有些人根深蒂固的負向思考模式可能源自於早年內心深處的需要與傷痕,它可能在意識之外自動化地運行著,帶來重覆、失調、無法逃脫的情緒與現實困境。我們應該如何梳理自己的認知狀態呢?以下提供幾個建議:
1. 我們的觀點和想法,都未必是事件的唯一真實,即使它看起來很像真實:適度客觀地評估自己的想法,嘗試以不同的角度詮釋原本的事件。
2. 情緒—思緒—身體感受—行為,四者息息相關:當我們評估現況、思索最佳解決方案時,必須同時考慮四者。
3. 思考濾鏡就像一位嚴密的指揮官,它有時會過濾掉許多訊息,只留下呼應我們內心假設的訊息,比如說: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等,這將會導致退縮或極端等適應不良的行為。(關於認知模型,往後將有更詳盡的介紹)
4. 思考功能僅是我們大腦許多功能「之一」,當思考功能過度優勢地被使用時,反而可能會帶來失調或災難:此時,喚醒療癒和改變的原始強大力量可能蘊藏在情緒或身體裡。(往後將有更詳盡的介紹)
透過對思緒用心地閱讀,我們對於生活詮釋、自我感知、人際網絡、未來計畫,將有更立體細緻的洞察與美感。同時,我們也越能精準表達內在世界和同理他人。清晰的思緒是生活的明燈,使我們確立方向,並免於淹沒於情緒的洪流之中,它提供了穩定框架與自我掌握的安全性,讓我們更勇於付出與接受。
這個系列文章,目的是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辨識和調控自己的思緒,讓思緒伴隨著情緒、靈性、身體感受和行為,一起為我們的身心健康提供養份。
讓我們一同閱讀思緒,邁向生活CEO!
文末尾奏:
如何察覺事物是否為我們所愛?如何愛我們的生活?
正向心理學家 Martin Seligman 提出了 PERMA 的原則:
P (Positive Emotion): 能帶來正向情緒,如熱情、快樂和愛。
E (Engagement): 能夠讓我們全然忘我地投入,忽視時間、空間、目的。有些學者將此投入引導至「心流」的概念。
R (Relationship): 能夠帶來深刻地人際連結與歸屬感。
M (Meaning): 意義感與定位,超越自我的存在。
A (Achievement): 價值成就感,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確立。
文/ 張邦彥 醫師 (向陽身心診所 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