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爸媽都不改變

與原生父母的結與解

「每個月一到繳水電費的時間,我媽就一直碎念,一聽就讓我覺得心情很差!」

 

「我爸講話真的很難聽,手機被盜刷,我才是受害者耶,他還怪我是我的問題!」「我只要看到我媽傳簡訊說:你什麼時候要回家?我就壓力很大,很想假裝沒看到!」

 

成年後的子女,和父母分開住或者是同住但常常窩在房間,心情都還是會被父母所影響到,爸媽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或是一個嘆氣,足以讓你的心情起起伏伏…

 

家族治療師Murray Bowen包恩提出「自我分化」的概念,偏向高自我分化者能夠在「獨立需求」和「歸屬需求」之間找到平衡,與家人相處更自在。

 

以下提供十個方法,圖文下方也附有家庭小故事,或許你可以在故事中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並練習提升你的自我分化程度,讓你在家庭關係中更自由吧!

 

 

 

 

 

 

 

 

「獨立需求」是指個人尋求自主和獨立性的傾向,一種清晰的自我感,清楚「我」的需求、感受和想法等。

「歸屬需求」是指個人尋求他人認同,尋求親密和歸屬感的傾向。

 

偏向「高自我分化」者能掌握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區分別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辨識別人的情緒和自己的情緒。

如:媽媽看到水電費帳單而抱怨和碎念時,偏向高自我分化者能夠清楚「這是媽媽對錢的焦慮與不安全感」,而自己沒有這個金錢焦慮,不需要因為媽媽宣洩情緒而生氣,情緒能減少受影響。

 

偏向「低自我分化」者,不敢跟隨自己的需要,也不敢拒絕別人,在自己和別人的需要、自己和別人的情緒中糾結。

如:小花期待疫情穩定後,能夠到國外打工旅遊(獨立需求),但是面對父母的擔憂和阻擋又有罪惡感(歸屬需求),因而猶豫不決,不敢照自己想法勇敢出國,又對於被父母綁住不能出國感到生氣,時常陷在氣憤和不得已的情緒中,每天都過得很不開心。

 

 

整理對父母的情感是辛苦的,需要回想過去相處的點點滴滴,全好「我的家庭真美滿」和全壞「我的家庭真糟糕」並不能完整呈現家庭真實的樣貌,而是大腦過濾後的評價

「我的家庭真美滿」大腦過濾了壞的訊息,只看到「好」的,某個程度壓抑和否認家中不好的事情。

「我的家庭真糟糕」大腦過濾了好的事情,只看到「壞」的,某個程度就是太想生氣家裡,即使有好的互動也都視而不見了。

事實上,家庭情感充滿著酸甜苦辣、冷熱交錯,很在意卻又很氣,感受被愛卻又感受到被束縛,感謝他們的養育,但也常被他們不經意的言語傷害到,這些過程才是真實的。

 

可能是獨立、善良等特質,也可能是有條理、負責等做事態度,或是幽默、木訥等人際互動能力等,試著寫下這些好影響,這是來自家庭的禮物,看見父母的好能讓關係親密一些

 

例如:小琪最討厭媽媽對別人都太討好又壓抑,總為媽媽的處境打抱不平,心想著絕對不要和媽媽一樣,但是在自己的感情中,卻不自覺複製媽媽壓抑又討好的反應。若能鼓起勇氣看懂這些影響,便較有機會調整互動。

 

例如:曉華期待父母能安慰自己,卻一次次地失望落空,以為父母都不愛自己。

經探索後才發現,不是父母不願意安慰他,而是父母過去從來沒有被家人好好安慰的經驗,就更不知道如何安慰自己的家人了。

 

例如:志明很喜歡極限運動,但總是得不到父親的支持,不願肯定志明在極限運動上的成就,志明也厭惡父親的守舊思維,觀念上的差異讓父子兩人經常有摩擦。

經探索後,志明清楚知道守舊、拒絕新事物、不肯定極限運動的父親並非不愛他,而是父親受到過去的經濟困苦影響,認為穩定工作就好,以樂趣為工作志向是奢侈的妄想。

父親生命歷練造就父親這樣的想法,因而「安放」對父親的失望。

 

例如:阿奇總是抱怨母親將房間塞滿舊物,母親對阿奇常常偷丟他的東西而暴怒。

探索後發現,母親對這些物品是有感情的,這些不只是舊物,更是回憶和安全感,最後阿奇「放棄改變」母親這個習慣,並與母親討論劃分區域讓她安放這些「感情」。

 

從父母的處境重新理解父母,或許當時的父母,是在多重壓力下要做父母的角色,那時他們還沒有能力理解自己的情緒、沒有條件去紓解壓力,於是這股「要求自己撐下去」的情緒,就容易轉移到孩子身上了。當你了解這層面後,便能理解父母當時的辛苦。

 

改變父母不容易,但是你可以「選擇」狀態好時,靠近父母一點,如:回家一起吃飯、與父母聊天;狀態不好時,遠離父母一點,如:這週不要回家、簡單回應父母。

與父母的相處能有更多自主和掌控感,此時,雖然父母和你都沒有改變,但是關係卻能夠輕鬆一些。

 

小葵母親希望她能去考公務員,擁有穩定的工作,但是小葵清楚知道自己並不適合做公務員,她最後選擇開間小咖啡廳。

雖然母親會因此對小葵失望,但小葵知道那是母親的情緒和期待,她惋惜著自己無法回應母親的期待,也明白這是自己的選擇,不需要對母親生氣,也不用對自己失望。

 

美美已經與心理師談了許多自己與家人的關係,清楚知道每次家庭衝突中的脈絡和困境,美美也知道自己只能盡自己那份責任,做自己所能做的,即使衝突仍在,但是已對自己情緒更有掌握感,感覺自己已經不受家庭束縛了

 

 

 

 

 

文/ 管珮君 心理師

 

管珮君 心理師

 

學經歷

●向陽診所 諮商心理師/家庭治療師

●欣泉診所 諮商心理師/家庭治療師

●盼 心理諮商中心 諮商心理師/家庭治療師

●台灣士林地方法院心理輔導員

●新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學校心理師

●台灣司法心理學會 常務監事

●臺灣醫療諮商健康心理學會課程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