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精神科(二十二)

「安慰劑效應」與「反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是由Henry K. Beecher在1955年的論文中提出,概念為不應該有影響的治療卻改善患者症狀。自從這個現象被發現後,新的藥物或是治療方法,會被要求進行安慰劑對照研究,而且要在雙盲條件下—醫師和患者都不知道是不是使用安慰劑—進行,如果實驗組比對照組治療效果好,也就是超過安慰劑效應,治療才會被認為有效。

 


不止「安慰劑效應」,也有所謂的「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不應該有影響的治療卻惡化患者症狀,其常被誤認為副作用。目前最常提出的學說,是這些效應跟患者經由「學習」產生「期望」的行為機制有關。如果患者預期治療有效,那麼治療真的有效的機會就比較高,反之亦然,並且在大腦的某些區域會觀察到變化。而無論是安慰劑效應或是反安慰劑效應,影響主觀的症狀較多,再加上機制可能是腦神經層次的影響,也因此在失眠、焦慮或憂鬱等精神疾病相關症狀的治療中,效應相對來的大。

 


也就是說,本來利用科學方法去驗證疾病改善與治療間的因果關係就不容易,這些現象的存在,讓我們發現疾病的「治療」 到產生 「效果」這個過程,比原先在醫學上假設的機制更為複雜,因此,能通過認證的藥物和治療方法,都是經由多個不同試驗才被允許上市或執行。在診間常被患者詢問某某健康食品有沒有效,從實證醫學的角度,大都只能回答「不知道」。因為絕大部分的健康食品,都沒經過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究竟使用者覺得有效,是真的有效,還是安慰劑效應,我們不得而知。甚至研發中藥物進行初步試驗時,認為治療效果不錯,結果進一步做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後,發現效果跟安慰劑相差無幾的,也有非常多的例子。

 


更進一步的研究是,如何去利用「安慰劑效應」提高治療的療效,並避免「反安慰劑效應」的產生。比方說,曾經有個研究發現,拿同樣只是安慰劑的兩條藥膏給受試者擦拭止痛,告知兩條藥膏的價格差了15倍,結果雖然兩者都有出現安慰劑效應,但告知高價的那條藥膏,效果顯著比低價的藥膏好,然而同時高價的藥膏被回報的副作用也較多,也就是反安慰劑效應較高。這可能顯示了價格會影響人們的價值判斷,從而改變對治療的期望,但也預期較強效的治療會有較多副作用。另外,良好的醫病關係也被發現可能會強化安慰劑效應。在多中心的精神疾病藥物試驗中,不同醫院間的安慰劑效應會有所落差,也就是說,同樣的藥物給不同的醫院,不同的醫師開立,最後所有患者得到改善的比例會有所不同。但這也可能是研究方法的侷限,本來精神科醫師在與患者互動時,就會自然運用到不同的心理治療技巧,這有可能會影響到治療成效,只是研究上無法完全控制這個變數。

 


也許下次患者問說某某鄰居、朋友還是廣告說有效,最好的回答就是笑而不語。但前提是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讓患者對醫師的信任度高於其他非專業人士,並仔細衛教說明疾病,以此來強化治療的效果。

 


 

文/ 何彥澄 醫師


 

學經歷

 

● 長庚大學醫學系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欣泉身心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