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療漫步夜與霧(十四)從動畫電影《蒼鷺與少年》來省思哀悼歷程

被恨所摧毀的,用愛重新創造

每個人生命中必然會面對失去重要親人或朋友這類經驗。宮崎駿新作《蒼鷺與少年》就是在談這樣的故事。電影一開始,導演用極短的時間來描繪創傷的發生:戰爭中醫院一夜之間變成火海,而主角少年牧真人的媽媽還在醫院。生離死別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忽然來襲,帶來的情緒衝擊宛如煙硝無比濃烈,卻完全無法被理解消化,因為一切都在轉瞬之間,這就是心理創傷。

 

不論主角或觀眾,都沒有時間哀悼。

 

 

另一個故事。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的長子漢斯在1934年四月的山難中身亡。同年八月,克萊恩在國際精神分析大會上提出「憂鬱心理位置」的創新概念,重點是嬰兒從六個月起因為認知發展與精神運動較為成熟,有能力體驗到完整客體的失去,知道母親與自己不同,而且母親是一個整體,包含好與壞的部分,與此同時,自我也被體驗為是一個整體。

 

克萊恩假設在生命最早期,嬰兒感知是好壞對立的,讓他飽足舒適的是好乳房,讓他挨餓受苦的就是壞乳房,彼時他還沒有形成「好客體不在」的概念。直到嬰兒進入斷奶前後的「憂鬱心理位置」,當母親消失時,嬰兒發現母親是一個整體,好的和壞的是同一個人,他怕自己已經吃掉她並破壞她,因此備感折磨。這種以憂鬱為特徵的考驗,核心在於「自己的破壞能力導致失去好客體」的感覺。這樣的時刻,嬰兒出現了想要修復客體的欲求。

 

實際上母親在被感知為死亡的消失後又再出現,嬰孩接收到持續的愛與照顧,讓他覺察到外在客體的復原力,比較不會因為在他幻想中對他們攻擊的全能效應感到害怕。他自己內在執行的修復,讓他即便面對外在客體造成的匱乏,依然能信賴自己的愛以及他修復的能力。這又讓他更可以去經驗匱乏,而不被恨所癱瘓。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還會不斷地遭遇失去客體。經由一次又一次經驗到失去和復原,被恨摧毀,經由愛重新創造,好客體逐漸融入自我,自我的豐富來自於哀悼的歷程。人長大後面對失去客體的哀悼,都連結到嬰兒時期「憂鬱心理位置」是如何渡過。

 

真人雖然在大火中失去了母親,但我假設他嬰兒時期在母親的照護下,是有順利通過「憂鬱心理位置」,修復了心中的好客體。這一次真人的奇幻壯闊旅程,其實是再次重現「他的愛可以修復他的恨所破壞的」這樣的經驗。然而修復是一個來回往復的過程,想要修復的客體可能突然再次變成加害者,被害的恐懼隨之復甦,並非一蹴可幾。

 

 

每一位經歷哀悼考驗的人,都需面對生命湮滅的恐懼,接著必然要通過一場修復的壯遊!

 

 

 

 

 

快到  許醫師的部落格 看更完整更深入的內容吧!

 

文/ 許欣偉 醫師

 

學經歷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資深主治醫師

●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諮商督導

● 輔仁大學、政治大學兼任講師;教育部部定講師

● 英國塔維斯托克心理治療中心(Tavistock Clinic)研修精神分析

● 倫敦大學精神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Psychiatry)研習創傷治療

● 英國東倫敦大學精神分析研究績優碩士畢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暨學會推薦心理治療師

● 台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 台大醫院精神部照會精神醫學訓練

●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