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精神科(十七)

認識廣泛性焦慮症 (1)

廣泛性焦慮症是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根據診斷標準的不同,一般族群中的盛行率約莫落在3~5%。若在精神科診所的門診病人中,可能有20%以上有廣泛性焦慮症。

 

廣泛性焦慮症病人的發病年齡約莫在30歲左右,但常有未就醫和延遲就醫的情形。根據之前研究,病人常常不認為這些症狀是疾病的表現,而且覺得這些症狀會自己好起來,所以不會尋求醫療協助。往往都是到症狀十分嚴重,或被他人建議需要就醫才會來到診間。由於焦慮本身是常見的情緒之一,也是人在面對壓力情境下的通常反應,如何去區分焦慮情緒還在正常範圍,亦或已經到達生病程度,簡單的三原則就是,時間、強度和影響。如果焦慮情緒持續不久,那可能沒關係,但半年以上還沒緩解,建議就需進一步評估。如果焦慮程度不至於困擾,那可能也還好,但如果焦慮到自己很不舒服,建議尋求專業協助較佳。最後就是,如果還能維持正常生活,不影響工作和人際關係,那可能可以再觀察,但如果影響到工作效能或是社交功能,建議早日就醫為上。

 

廣泛性焦慮症的核心症狀,是過度的焦慮或擔心,且難以控制,同時會合併其他焦慮相關症狀,像是易怒、坐立不安、容易疲倦、不專心、肌肉緊繃和睡眠障礙等等。常常病人前來精神科就醫的主訴是失眠,經過問診之後才發現自己有其他的焦慮症狀,在排除其他身體因素(如甲狀腺疾病)造成下,診斷出廣泛性焦慮症。

然而也很多病人不會前往精神科門診求助,尤其是長期焦慮的病人,可能也分辨不出自己的焦慮是否已經過度或難以控制,對他們來說,這已經是生活的常態並與之共存。但身體上的不適,像是常見的失眠和肌肉酸痛,及許多所謂「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像是頭痛、頭暈、口乾舌燥、胸悶、心悸、喘不過氣、手抖、手麻、冷熱感覺異常、盜汗、頻尿、容易脹氣、腹瀉或便秘等等往往才是廣泛性焦慮症病人就醫的原因,大都是身體檢查一輪找不到問題,才被建議去看精神科門診。

如果台灣的家庭醫師制度和轉診制度健全的話,以精神疾病排除其他因素才下診斷的精神來說,倒也沒什麼問題,但臨床上常看到在各科流浪一年以上才來求助的病人,甚至有長期在他科開立鎮靜劑/安眠藥症狀控制的病人,他們都無法得到即時妥善的治療。

 

在診間常用的比喻就是,今天你發燒了,醫師開退燒藥給你,沒有人會認為退燒藥可以治療發燒,大家知道只是先緩解症狀而已,還是要找出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藥發燒才會好,也沒有聽說退燒藥一吃就吃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但是病人為了焦慮失眠等症狀,使用鎮定劑/安眠藥,明明一樣只是症狀控制,卻時常長期使用,然後再產生一堆問題需要處理,也沒有想到需要找出焦慮失眠的原因加以治療,在在顯示了精神衛生教育之不足。因此,需要讓大眾好好認識廣泛性焦慮症,進而減少未就醫和延遲就醫的行為,讓所有病人都能得到合適的協助。

 

文/ 何彥澄 醫師


 

學經歷

 

● 長庚大學醫學系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

●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欣泉身心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