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想分享精神科最常見的三大類用藥,幫助大家有基本概念,在跟醫師討論藥物時,更易貼合自己需求。
三大類:安眠藥、鎮定劑、血清素。
這裡的敘述都偏簡化,所以若有和看診醫生師說明不同之處,以看診醫師的說明為主喔!
安眠藥 > 改善睡眠
鎮定劑 > 快速緩解身心不適
血清素 > 維持整天身心舒適
安眠藥 :
雖有很多不同名稱和成份,但主結構和效果十分相似,最大差別幾乎只在效果快慢、長短、強弱。
對於易睡不著的人,就可能會選用較速效的藥;對於半夜易醒、淺眠、多夢、惡夢、早醒的人,就會選用較長效的藥。鎮定劑也常用在輕微失眠喔!
因失眠程度會隨每天環境、心情、壓力不同動態變化,所以也會有醫師建議看診的人在範圍內微調安眠藥用量。
最理想劑量是吃完約半小時內睡著,中途最多醒來一次,半小時內能再睡著,不會多夢、惡夢、淺眠,剛好八小時左右醒來,醒來後精神好。若發現藥太輕或太重,盡量和醫師討論調整劑量。
安眠藥要注意的是不要配酒,吃完藥不要離開床(易跌倒,尤其不要吃完藥才開始刷牙洗臉洗澡)、不要用火、不要吃東西(怕吃到一半睡著噎到),尤其千萬不能吃完藥開車騎車。
鎮定劑 :
用途十分廣泛,任何壓力、情緒引起的身心不適都有快速緩解效果,一般來說十五分鐘到半小時內會發揮作用,所以若服下後十五分鐘到半小時仍沒感到效果,在安全劑量內,可以追加補服。
副作用很少,多半是嗜睡,減低劑量就能改善,少數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配酒,吃完不能開車、騎車、操作危險機械。
血清素 :
這類藥是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心情、抗焦慮目前最有效的藥物,通常一天吃一次或兩次,就能讓心情整天明顯改善,也能讓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頻率下降甚至消失。
但這類藥藥效發揮很慢,需要連續吃一兩週才會開始有效。
原理上它們不是直接補充血清素,而是補強血清素的效果。因憂鬱、焦慮、自律神經失調等病症,都與「血清素效果減弱且不足」有關。
這類藥常見副作用是頭暈、噁心、想睡覺,有任何不舒服都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換藥。這類藥物選擇很多,大部分的人都能換到吃起來最舒服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