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Winnicott)研究小孩如何處理分離與失落,他提出的理論概念之一就是「過渡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這個客體所代表的,是小嬰兒從自己跟母親合為一體的狀態,過渡到把母親當作外在且分開的關係狀態。」
溫尼考特假設嬰兒一開始處在某種魔法般地全能狀態,肚子餓乳房就來,尿布濕就換一塊乾爽的來。這背後其實是母親全力徹底的配合,但嬰兒並不知道,理想狀況下他也不應該知道。隨著小嬰兒的適應力和挫折忍受力與日俱增,母親的主動配合也跟著慢慢減少。嬰兒經驗些許挫折,同時試著認識外在世界與自己的不同。嬰兒的大腦跟認知能力都在進化中,這時候母親需要有「必要的失職」。
「過渡客體」就在這時候出現了。它代表著乳房或是母親,用來填補母親離去的空缺。此時嬰孩感受他自己與媽媽之間有了距離,出現一個空間。「過渡客體」的重要性是嬰兒賦予的,但媽媽也認可。大人永遠不會問嬰兒這個問題:「這是你自己想出來的,還是外面給你的?」
「過渡客體」不一定是一隻泰迪熊,它可能是一條毯子、絨被的角角,或是一個字或一首曲調,或一個怪癖,或一個可以把玩的標籤。
關於分離與失落,佛洛伊德的回答是那篇發人深省的《哀悼與抑鬱》,但是溫尼考特的答案打開另一個全新的向度與視野,那是奠基於他做為一名小兒科醫師對母嬰關係的細膩觀察,以及精神分析經年累月的探索實踐。當我們面對分離或失落時,除了哀傷的告別之外,我們或許可以進入一種「過渡空間」,尋得某種「過渡客體」,過渡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活下去。
分析取向心理治療的目標,也就是要創造出關係的「過渡空間」,在其中想法和情緒可被「玩耍」,而不會被要求、被責難。我希望個案可以感受到心理治療是一件好玩的事!
快到 許醫師的部落格 看更完整更深入的內容吧!
文/ 許欣偉 醫師
學經歷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資深主治醫師
●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諮商督導
● 輔仁大學、政治大學兼任講師;教育部部定講師
● 英國塔維斯托克心理治療中心(Tavistock Clinic)研修精神分析
● 倫敦大學精神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Psychiatry)研習創傷治療
● 英國東倫敦大學精神分析研究績優碩士畢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暨學會推薦心理治療師
● 台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 台大醫院精神部照會精神醫學訓練
●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