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療漫步夜與霧(九):人格差異的衝突需要妥協與理解

--從《伊尼舍林的女妖》淺談兩種人格型態

剛頒完的奧斯卡金像獎有個遺珠之憾,提名九項一尊未得,但內容生動刻畫人際關係的幽微糾纏。《伊尼舍林的女妖》是一則關於關係衝突與和解的寓言,其旨趣與當代台灣社會息息相關。

 

故事中派與康原本是一對一同喝酒的好哥們,情節主軸圍繞在他們之間的關係變化。有一天康突然對派說,不想要派再接近他,不想要再聽派說話,因為那些話是無意義的。派多希望這只是愚人節的玩笑,他很想知道自己做了什麼蠢事得罪康,康明白回答沒有,只是因為人生苦短,康想要把時間拿去做更有意義的事,例如音樂創作,可以流傳千古,像莫札特。

 

派不知道莫札特是誰,這樣的事情對派來說顯得不重要,他重視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善意對待,就像他的父母、姊姊對待他的方式一樣。

派與康的關係恰恰映照出美國精神分析師布雷特 (Sidney Blatt) 的人格型態研究。他將人格結構分為依附型與內射型,兩者對人生有著迥異的視角,引起憂鬱的事件性質大不相同。

 

派重視的是與他人的關係,人生的快樂與憂傷,來自於跟別人的關係是否和諧圓滿。康重視的是自我成就與自我認同,人生的滿足與失望,來自於自己是否符合內心衡量自己的那把尺。

 

布雷特的分類下,依附型重視人際關係,聚焦於孤獨感或被拋棄的感覺,關係中較為依賴,較缺乏反思能力,情緒易波動;內射型著重自我價值,聚焦於失敗感或罪惡感,較自我中心,易陷入反芻思考,有自我反思能力,較為理智。是不是和這對哥兒們很像?

 

臨床工作常發現這兩型人格特質組成伴侶相當常見,因之普遍引起關係中的矛盾。不只一位女性個案曾跟我說,很難接受男友或先生有時喜歡獨處:「好像他一個人的狀態比兩人相處還要好,好像我的存在是一種干擾。」診間也常有個案說,社交媒體上突然被老同事解除好友或是封鎖,他不明白原因,開始焦躁、煩悶、寢食難安。這不都是派的心情寫照嗎?

 

電影中的男性情誼裡面包含了父子、兄弟、同性情欲、甚至母嬰關係等元素,還有生死本能,在潛意識裡全部攪和在一塊。如果想要維繫關係,最需要的是同理對方的能力,以及對自己的理想性適度設限,此即妥協的能力,而英國精神分析師温尼考特(Winnicott)認為這是健康的象徵,因為主體可理解到有一個共享的現實,這是一項發展的成就。

 

快到 許醫師的部落格 看更完整更深入的內容吧!

 

 

文/ 許欣偉 醫師 

 

 

學經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資深主治醫師

●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諮商督導

● 輔仁大學、政治大學兼任講師;教育部部定講師

● 英國塔維斯托克心理治療中心(Tavistock Clinic)研修精神分析

● 倫敦大學精神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Psychiatry)研習創傷治療

● 英國東倫敦大學精神分析研究績優碩士畢

● 臺灣精神分析學會會員暨學會推薦心理治療師

● 台灣精神醫學會專科醫師

● 台大醫院精神部照會精神醫學訓練

●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